水利是农业发展的命脉,每年的冬春时节正是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建设的黄金时期,今年在全镇村支两委换届的大背景下,农业生产迎来了新气象、新势头。杨市镇在有条不紊推进村(居)委换届工作的同时,狠抓粮食安全生产,为进一步夯实农田水利基础,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,提高防汛抗洪减灾能力,1月24日,杨市镇金盆村村支两委组织党员干部、小组长、群众志愿者积极开展冬春修水利助生产志愿服务活动。
上午8点半,40余名志愿者身穿红马甲,穿着雨靴、手扛锄头、铁锹等工具,早早来到现场,率先踩入田间地头旁的渠道中开展清渠行动。他们有的拿着铁锹、铁铲等工具,清理沟渠内的淤泥,有的负责清除沿线护坡上的杂草,用辛勤劳动让水渠恢复整洁畅通。身经百战的志愿者们对杂草、垃圾、淤泥、乱石进行清理,对渠堤进行平整,不怕脏不怕累,挥动锄头和铁锹奋力清渠,现场一片热火朝天的景象。在大家的积极努力下,原本脏乱的渠道逐渐呈现出整齐、通畅的面貌,即使大家脸上、身上都沾上了污泥,也掩盖不了开心和满意的笑容。
金盆村位于孙水河畔,村域面积5.8平方公里,下辖24个村民小组,共有人口969户3200人。全村耕地面积2880亩,是涟源市千亩双季稻示范基地。“我们今年全力开展河道、渠道的清理修缮活动,满足农田灌溉,为新一年的农业生产打下坚实的基础。”金盆村党支部书记周建龙说,此次清淤志愿服务活动将持续4天,预计完成全村3280米水渠清淤修整,受益农户532户2260人。
下一步,杨市镇计划在年前发动5个种粮大户建成集中育秧大棚30余个,打造高标准双季稻示范区2000余亩,为今年的双季稻种植提前蓄力。同时,将充分利用冬春施工黄金期,继续督促各村开展“建池塘、修沟渠、清淤杂、通水系”行动,进一步夯实农田水利基础,保障粮食生产,进一步夯实各村的农田水利基础,改善农业生产条件和农村生态环境。
- 扫码浏览